共享VIP立即开通
原创VIP立即开通
办公VIP立即开通
超级VIP立即开通
企业VIP立即开通

百亿订单在手!逆周期下激光巨头为何越战越勇?(上)

[复制链接]
ofweek666 发表于 2025-9-3 16: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百亿订单在手!逆周期下激光巨头为何越战越勇?
2025-09-03 16:57发布于:广东省


对于有智者,寒冬中机会永远存在,目光长远才是最好的防守!
新能源新一轮市场洗牌中,中游设备制造商是该将所有希望“押宝”在国内市场的复苏听天由命,还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海目星或许已给出答案。
新能源行业周期下,深析海目星激光
早在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海目星激光便针对国内锂电环境给出了乐观预期:锂电池行业在经过了两年的减少资本开支、消化过剩产能后,于2024年下半年曙光初现,头部电池厂终于重启了对稀缺优质产能的投产,产能利用率持续修复,行业开始出现企稳复苏迹象。步入2025年,锂电行业延续修复态势,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这一趋势自3月起已有所显现。
由于近些年锂电行业在价格高位刺激下掀起盲目扩产潮,引发严重的供需失衡。尤其在2022年碳酸锂价格逼近60万元/吨后,产业链企业争相扩充产能,导致锂资源供应规模远超实际需求。自2023年起,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加剧,叠加地缘政治扰动与终端需求增速放缓进一步抑制消费预期,包括海目星激光在内的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普遍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经营困境。
风水轮流转,“无形的手”正在推动锂电行业重新洗牌。
海目星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4亿元,同比下降30.50%,净利润也在行业周期调整中出现下滑,整体业绩承压。然而,若仅依据半年报中的业绩数据来判断海目星当前的经营状况,难以全面反映其实质。
从半年报中可见,面对行业颓势,海目星激光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积极把握国内锂电市场复苏的势头、拓展海外市场机遇,并借助政策红利,实现了新签订单的大幅增长。对内则以降本增效为核心,聚焦“客户”、“产品”与“运营”等重点深化组织变革,加强平台能力建设,保障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构建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这么长时间过去,锂电行业整体状况是否已经出现改善?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的。从最新的市场数据来看,多家头部锂厂上半年业绩企稳回升,叠加宏观经济持续修复与下半年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行业普遍看好设备商结构性改善的前景。据GGII预测,国内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于2027年回升至850亿元,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但不可置否的是,尽管头部锂企已逐步重启对优质产能的投产,但当前锂电产业链仍深陷价格战泥潭。即便经历大半年的生产调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从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写入政策文件的表述便可窥见一二,行业明显感知政策信号持续强化。如今锂电行业的回温,用“触底反弹”来形容更为贴切。
订单激增、现金流改善!海目星基本面现拐点
具体来看,在全球锂电行业结构性调整的洪流中,本土设备商面临的核心挑战集中体现在两个维度:
一方面,市场需求呈现显著的“倒V型”转折。2019年特斯拉入华推动国内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下游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头部电池企业及二三线厂商在政策激励下集体扩产,带动上游设备需求在2021年达到峰值。
然而,随着产能饱和与价格战加剧,电池厂商扩产动能消退,上游设备商同步承压,国内市场出现阶段性鸿沟。据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系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另一方面,项目回款周期拉长加剧现金流压力。受电池企业设备验收节奏延迟影响,行业通行的“3-3-3-1”付款模式导致设备商应收账款周期显著延长。这种资金周转压力已引发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出现个别厂商资金链断裂的现象。
基于此,国内逆周期政策持续加码,消费激励提振汽车需求,海外新势力加速本土化布局,拉动新一轮设备采购周期。同时,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储能需求扩张及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带动设备放量。
国内锂电开始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其本质是产业链价值分配的重构。本身具备硬核实力的海目星,自然在行业复苏初期便率先锁定大额订单。据半年报显示,2025年1-6月,海目星实现新增订单约44.21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117.5%;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约为100.85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46%。
锂电行业的利好也反映到了二级市场,激光智造装备板块近期整体反弹,多家企业涨幅翻倍。相比之下,海目星的股价明显滞涨。
从回款机制看,账期作为核心商业信用工具,即买卖双方约定的“从交付完成至实际付款”的最大时间跨度,本质就一句话:货已交付,款何时达?在压价、降本诉求下,还要面临不断延长的结款周期,即便如海目星这类头部企业亦难独善其身,由此倒逼设备商向精细化运营转型,对资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自2024年起,海目星便通过实施精细化的降本增效策略,系统性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客户验收确认与回款追踪、严控资本开支,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这一系列改革成效在今年上半年集中显现,其上半年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2.48亿元,同比激增136%,环比增幅高达195.2%,成功由负转正,凸显出该企业在行业低谷期的经营韧性。
从上述两大经营数据看,海目星已实现阶段性改善。尽管短期业绩受资产减值大幅计提及新业务培育投入拖累,呈现账面承压的“假象”,但装备制造业往往存在“时间差陷阱”,有着利润后置的特性。因此,有业内观点认为,从中期长看,海目星激光的业绩修复已进入确定性轨道,后续伴随订单转化加速与减值压力释放,股价蓄力后的补涨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然国内锂电行业的渐进复苏虽能为设备商提供订单支撑,长远看并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也是整个中游设备制造商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源头。但若设备商仍执着于本土市场的“跑马圈地”式内卷,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无序竞争。谋求新的增长路线才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本质。
换道超车!海目星海外订单激增三倍
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锂电产品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锂电产业链从初期的产品出海,逐步拓展至产能、技术、资本的多维度出海,实现全面“走出去”。依托灵活的市场策略与运营模式,行业正加速步入红利释放期。
据Rho Motion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欧洲市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0万辆,同比增长26%。随着“碳中和”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产业激励措施,欧美等国对于电池本土化生产的推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设备商在海外市场拥有较大提升空间。
事实上,制造业出海已属老生常谈,海外市场虽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空谈“出海”无异于建设空中楼阁。尽管多数企业高喊出海口号,却仍将大量资源与精力集中于跟随国内锂电行业的复苏节奏,从而导致自身对特质千差万别的海外市场无法具备深刻的理解。
当同行设备商仍深陷国内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时,海目星激光早已以前瞻视野推进全球化战略,持续拓宽海外服务网络,构筑差异化出海新高度。
据半年报显示,海目星激光在欧洲、亚太、北美等战略区域持续深耕,设立8家子公司,加快构建全球化组织体系与本地化运营能力,重点优化北美、欧洲、亚洲等区域的交付能力与服务网络,提升对全球头部客户的本地响应效率与服务,成功推动海外组织形态由“支持型”向“经营型”战略转型,全球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不仅稳固了与原有海外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更成功切入车企及能源等重点领域,客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此外,海目星首个海外创新实验室于今年7月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式启幕,该实验室具备多个领域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同时引入光电领域国际化研究专家,由此增强了海目星在全球研发的联动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服务热线:

186-6351-0976

版权所有:山东聊城天朗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柳园路北首

在线QQ:1165550055

Copyright   ©2015-2016  激光技术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天朗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