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网
标题: 三季度财报出炉——华工激光领路人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ofweek666 时间: 2023-11-9 18:11
标题: 三季度财报出炉——华工激光领路人怎么看?
10月26日晚,华工科技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华工科技集团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2.08亿元,净利润约8.12亿元,同比增长12.4%。公司在第三季度营收21.84亿元,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44.74%。其中,“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并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继而将开展深度合作。
为进一步了解华工激光的战略布局,笔者连线了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针对华工激光的业务布局及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维科网·激光:华工近年来在智能装备领域投入巨大,突破了诸多技术难点,也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绩。能否整体介绍一下?
邓家科:这几年行业的变化很大,比如说,过去大家说激光装备更多还是局限在单一的切割机,但是现在切割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过去几年因为疫情、国际关系等原因,整个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幸运的是,我们在很早就开始前瞻性地布局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进入包括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桥梁、建筑等六大行业的标杆客户,为客户打造了一系列样板工厂和灯塔工厂,像“大型柔性智能备料车间”、“大型柔性钢板备料智能‘黑灯’产线”、“基于5G的钢结构桥梁全流程智能制造工厂”等,都已成为行业风向标,获得一系列国家级奖项,带动了公司的装备销售业务。过去一台切割机只能卖到几十万上百万,但现在很多智能制造的订单规模都突破亿元,一个项目就包含几十台相应激光设备,非常有潜力。
智能制造业务可以划分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方面。在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华工激光重点突破核心信息化技术和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加大工业物联网平台、融入AI算法的视觉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等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形成专精特新产品体系。顶层规划设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完成5个行业标杆项目、3个亿级智能工厂、30余条智能产线、50余个智能工作站的规划及实施。
在智能装备制造方面,华工激光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构建了单机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的专精特新产品体系,并向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进行延展。2022年,华工激光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面向热成形行业交付突破200台,截至目前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国内第一;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智能装备、大幅面高功率激光切割智能装备等高端产品在韩国、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销售大幅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模组及电池盒焊接自动化产线、汽车仪表板安全气囊激光弱化智能装备等系列产品销量居国内前列;在国内率先开辟了汽车轮胎模具在线式/离线式激光清洗智能装备,实现了销售增量;聚焦锂电和光伏方向,成功推出了锂电大卷清洗设备,其中基于激光技术的宽幅正极锂电池清洗设备为行业首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光加工装备收入同比增60%。
维科网·激光:华工激光在三维五轴领域布局多年,目前出货量居国内企业首位,能否介绍一下华工激光在三维五轴领域的发展历程和产品优势?
邓家科:实际上早在2007年华工激光就开始布局二氧化碳的三维五轴产品。到了2012年,国内零星有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开始使用光纤或者二氧化碳的三维五轴设备。到了2015年左右,我们围绕热成型市场开始发力。当时热成型行业已经无法用冲压来完成高强钢的加工,必须用激光加工,但那时候这个市场是被进口品牌完全垄断的,我们的产品根本进不去。直到2017年,我们跟一些客户拿了国家项目,通过国家项目的试用最终进入了这一领域。
当时我们的核心部件需要依赖进口,一个加工头大概六七十万,而且国外企业不给你扩产能,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限制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自己研发核心部件。前期各种零部件、中控电机都依赖国外供应链,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实现国产化。坦率讲最开始国产化的核心部件跟进口产品相比是有差距的,但起码我们可以不被卡脖子了,并且通过不断迭代升级,现在我们的产品品质和性能与海外产品在同一水平,而且关键核心部件都实现国产化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2018年,当时国内最大的热成型厂家来到华工激光葛店园区工厂考察。那时候客户已经有100台进口的三维五轴设备了,到我们公司之后说先买两台试试。试用之后发现国产设备的品质还不错,就开始陆续追加订单,10台、20台、30台,现在他们已经有近百台华工激光三维五轴设备了。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客户的反馈早期我们设备的效率比进口产品慢10%左右,现在我们第三代产品的效率已经比进口产品更高了,我们的客户也通过我们的设备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把国产替代进口的能量逐步向下游传导。
维科网·激光:从应用的角度,华工激光的高功率装备将业务分成切、焊、洗三大板块。华工激光未来的布局会有哪些侧重?
邓家科:过去大家讲高功率激光应用通常以切割为主,但最近几年大家也看到切割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认为焊接会是激光应用的下一个风口,但它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人员的能力要求都更高。要了解焊接首先要了解材料,什么材料能焊什么材料不能焊,什么材料要用什么光源焊。同时,焊接还涉及到机械夹具、工艺流程等,流程不对也会导致焊不好。此外,还要考虑焊接之后的形变、焊缝检测、焊接过程中对这些参数的监控等等,比切割复杂得多。
激光清洗装备也值得关注。过去在焊前清洗这类工序都是人工打磨,现在很难招到这种工人,再加上转型升级的趋势,使得大家必须用自动化激光清洗去替代人工打磨。自动化激光清洗装备也比激光切割复杂得多,它要求你能根据特殊的工件形状、大小,设计成可批量操作的自动化装备。
当然,不论是焊接还是清洗,最关键的都是跟行业应用相结合,找到下游应用行业的痛点去提出解决方案,替代传统的如酸洗、喷丸等工艺。而对切割应用而言,通过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未来的激光技术应用也将不再是单一的激光产品,而是以激光技术为中心的自动化产线,会把更多非激光的产品和技术集成到一起。比如我们给某客户做的追溯产线,实际上与激光加工直接相关的就是附加值偏低的打标单机,但我们把打标、追溯的整个过程串联起来,把设备互联互通起来,通过系统去指挥设备动作、产线运转,做到尽量少人化,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维科网·激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以说是近几年最火的市场,但华工入局似乎相对慢了一些。相比其他竞品,华工激光在新能源板块有怎样的优势?
邓家科:华工激光在2018年成立深圳新能源公司,但实际上我们在2011就开始做相关研究,只是没有成立公司去运作。因为锂电也好,光伏也好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行业周期,特别是前几年经历了非常大的波折。现在国家对新能源方向的态度非常明显,把整个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中国内循环的重要支撑,这种背景下华工科技重资投入新能源市场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入局晚并不意味着机会少,毕竟新能源这个赛道非常大,技术迭代也非常快,所以我们还是有非常多切入的角度。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孤立地从华工激光的角度看新能源板块,实际上华工科技这个大集团也已把新能源当做一个重要赛道,不管是能量激光还是线激光都有布局。从华工激光来说可能会聚焦在装备层面,包括智能化产线、智慧工厂等,而华工科技则会围绕材料、产品部件、电池、核心的发动部件、智能装备等几个维度,共同构筑一个具备独特优势的新能源赛道。
欢迎光临 激光技术网 (https://jiguangw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